为进一步深化对高校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推动研究生教育由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与二级学院联系,依托现有平台与资源,强化对研究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提升他们对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象化认知。


心育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与教育科学学院的支持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25级全体研究生于10月17日下午赴新长校区大学生心理中心进行参访。班主任刘婧婧老师及教育科学学院白鸽老师出席活动,心理中心张绍刚老师对中心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讲解。在张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对我校心理中心的工作体系有了全面了解,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系统的感知。认真聆听讲解后,研究生们实地参观了我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润心工作室“悦空间”各类主题功能区,亲身体验了特色育人活动,并不时与专业设备互动,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释放压力、卸下心理包袱,充分感受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魅力。

技能培训。10月15日,心理中心主动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培训。负责此次培训活动的是天津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王伟老师。新生心理适应问题是未来教育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首要课题,因此,参与此次培训不仅能帮助本专业研究生系统学习团体心理辅导专业技巧,而且还能帮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为今后研究生们更好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将心理中心的工作与研究生的培养相结合,为研究生提供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有助于增强他们在专业领域内的实践应用能力。”心理中心主任徐晓娟说。今后,心理中心将继续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平台,促进研究生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活动反响:
25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李方芳:
走进盐城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温和的灯光,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由来以及过往的成就。通过参观“悦空间”,温馨的咨询室、专业的放松设备也增加了我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体验。听老师介绍日常值班与讲座安排,更感受到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用心。这次参访让我明白,心理健康不是“问题”而是“关怀”,这样的空间是学生成长路上温暖的“心灵加油站”。
25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朱玉:
参访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这里,温馨咨询室如静谧港湾,可予心灵栖息之所;智能宣泄仪似情绪阀门,能让压力畅快疏解;琳琅沙盘藏万千思绪,心理自助系统纳多元服务。各学院亦深耕心育,结合本专业特点精心策划情绪疏导、主题班会等活动,织就全方位心灵守护网。此番参访,既见证校园心育工作的专业深耕与温暖落地,也为我们未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拓宽了思路、积蓄了力量。
25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研究生罗燕:
走进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空间的设计上,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的感受是非常温暖、舒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情感交流,因此可挪动的沙发和茶几,不仅可以架其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而且还会在物理上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发展。同时,给我带来惊喜的还有不同主题的治愈空间,这样的空间让人愿意走进去和同学、老师进行交谈,还可以沉浸式与游戏进行互动,体验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之,通过此次参观,让我对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我相信,这次活动不管是在理论的学习,还是未来的实践中,都会给我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帮助自己不断提升专业技能。
